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
传记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最初继承肖邦的创作风格,但在 20 世纪的首个十年,他已经顺利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音乐语言,至今仍为音乐家和作曲家们称道。根据斯克里亚宾在生时俄罗斯使用的儒略历,他于 1871 年 12 月 25 日出生在莫斯科,在神智学和象征主义等多种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环境中长大。许多思想都认为在所有艺术形式之中,音乐最能让受众的精神得到升华。和当时许多哲学家与音乐家一样,斯克里亚宾认为自己应该扮演“音乐救世主”的角色,通过一部终极杰作《Mysterium》救赎世人。他 1915 年因败血症英年早逝,最终也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但他确实留下了不少因信仰而创作的乐曲,如《No. 3 “The Divine Poem”》(1904)等交响曲,以及包括 10 首奏鸣曲在内的多种钢琴曲。后者包括浪漫主义晚期风格的《Sonata No. 3 in F-Sharp Minor》(1898)和 1913 年夏天完成、具有超脱气质与新颖和声的三部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