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主垂怜

阿雷格里(Gregorio Allegri)的《求主垂怜》(Miserere)是最著名的早期圣乐之一。时至今日,它的知名度仍与 17、18 世纪时一样高,当时它是罗马教皇唱诗班最受重视的曲目。这部作品以圣经“诗篇”(Psalm)的第 51 篇为背景,自 1638 年到 19 世纪 70 年代,每年都在西斯廷教堂演唱。这部作品的神秘之处部分在于表演形式——教皇和红衣主教们都要在近乎全黑的环境中跪于圣坛前。它的旋律非常简单,既符合圣周节制情绪的需要,又便于在黑暗中表演。按照传统,他将一段一段的圣经诗节分配给五声和四声的唱诗队交替演唱,每一段由素歌分开。唱诗队以一种简朴的和声形式吟诵经文,又抑扬顿挫地结束。这部作品十分独特的一点在于演唱者可以自行即兴加入华丽的装饰音。这些传统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由于代代口耳相传,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有许多不同版本的《求主垂怜》流传下来,包括由莫扎特(1770)和门德尔松(1831)在西斯廷教堂听写下来的版本。如今著名的高音 C 版本和其他如今普遍传颂的版本则是在阿莱格里的时代过去很久之后才出现。

相关作品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