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清唱剧
BWV248 · Weihnachtsoratorium
巴赫的《圣诞节清唱剧》创作于 1734 年,原本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康塔塔,为圣诞节到主显节之间的 6 项大型路德教派仪式而作。全部 64 个乐章中的 18 个乐章直接取自巴赫此前为一些特殊场合创作的世俗音乐,这些场合包括萨克森选帝侯妻子的生日,以及选帝侯当选纪念日等等。这种精明的自我借用也让作曲家一些最杰出的声乐作品有了更加崇高的意义。清唱剧的唱词来自圣经选段和莱比锡诗人 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即 Picander(皮坎德)创作的宗教诗篇,巴赫《马太受难曲》的唱词也出自他之手。1734-35 年的冬天,这部作品以 6 首康塔塔的形式首次在莱比锡圣托马斯和圣尼古拉大教堂上演,开场时小号与定音鼓齐鸣,象征以皇家权力宣告万王之王耶稣基督的降生,接下来便是欢腾的赞美诗合唱。耶稣降生的故事来自路加和马太福音,由男高音独唱以宣叙调娓娓道来,独唱咏叹调与合唱则讲述救世主降临凄惨贫苦的世间。每一首康塔塔都探索了耶稣早年生活的事件,包括天使向牧羊人透露耶稣降生、逃往埃及、三贤者的朝圣等。巴赫的音乐,无论取自旧作还是新创作的曲目,都对耶稣降生这一奇迹表达出深刻的惊奇、对天真孩童无条件的爱与呵护,以及超越尘世忧虑的无上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