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小调第五号交响曲
Op. 64,TH29
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1888)是一曲在逆境中获取胜利的赞歌。一段沉静凝重的旋律为作品拉开帷幕,这是一段代表命运的动机。这段动机在每个乐章中反复出现,逐渐发生变化,代表作曲家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柴可夫斯基似乎在乐曲开头就遇到了困难,不知该如何继续。他最终展开了一段叙述,与命运的抗争塑造了第一乐章。这段叙述随后不再出现,作曲家继续通过结构更传统的交响曲形式探索命运的主题。第一乐章逐渐脱离晦暗的命运动机,开始构建欢乐的高潮。慢板第二乐章始于悲喜交织的圆号独奏,这也是柴可夫斯基最为凄美的旋律之一。音乐接下来变得越发活泼,双簧管和单簧管接连奏出更富活力的主题,但沉思的情绪依旧。第三乐章是圆舞曲,和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异曲同工。交响乐配器格外精巧,圆舞曲的节奏不时让位给弦乐的低音拨奏。在第二和第三乐章中,命运主题继续不详地若隐若现,似乎成为了被忘却的记忆。但在终曲开头,它又回到了舞台中央,只不过从阴暗的小调转为充满胜利气息的大调。终曲情感复杂多变,时而沉静阴郁,时而狂放热情。到最后的高潮处,情绪变得坚定而明确,迎来豪情万丈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