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Op. 65・Stalingrad Symphony

蕭斯塔科維契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讓他成為戰時英雄,但他在兩年後的 1943 年所寫的《第八號交響曲》卻有迥然不同的命運。原本蕭斯塔科維契似乎已經說服了一些樂壇權威,只要作品最後有正向的解決收尾,就可以接受暴力、哀傷等描繪。但《第八號交響曲》從悲壯、抑鬱黑暗的第一樂章開始,一直到寂靜、陰陽怪氣的終曲為止,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起初,大眾對於這部作品的評價有點噤聲,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藝術家又再度受到蘇維埃勢力控制。當蕭斯塔科維契在 1948 年被公開指責「反人民」時,人們將《第八號交響曲》歸咎為一切錯誤的症狀——包括他本身的音樂及蘇維埃音樂的錯誤,而這樣的看法直到史達林於 1953 年逝世後,都一直大為盛行。不過,如今,《第八號交響曲》被視為蕭斯塔科維契數一數二傑出的成就。這不是他第一次在音樂中表達創傷的情緒,將悲傷、苦楚、諷刺及挖苦等情緒混合在一起也不是新奇的作法,但這部交響曲的架構優美無比,為這整個戲劇化的作品帶來一些古希臘偉大悲劇的必然性及宣洩力量。

相關作品

請選擇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美國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