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大调钢琴协奏曲
M. 83
拉威尔自七岁起接受钢琴教育,到了十几岁的年纪,他已经开始在钢琴上创作自己的作品。后来,他又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因此,创作钢琴协奏曲这件事,对于他来说也许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早在 1906 年,30 岁出头的拉威尔便曾设法以巴斯克地区的主题来创作协奏曲,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试图重拾这个计划。但是直到 1929 年,他才重新回到了积累的素材当中,并将其中的一些内容编排成为《G 大调钢琴协奏曲》。 在第一乐章中,我们可以听到爵士乐的影响和 Gershwin 的影子——这大概与拉威尔 1928 年的访美巡演经历、以及正在计划中的第二次美国巡演有关;带有巴斯克音乐特点的旋律,更是极具标志性和感染力。与此同时,拉威尔还致力于在这部协奏曲中重现莫扎特和圣桑的精神,第二乐章的灵感便是直接来自莫扎特《单簧管五重奏》中的“小广板”。在这个乐章中,拉威尔使用的和声仍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却已经能够听到新古典主义的声音。第三乐章的爵士乐元素更加明显,段落转换处不协和的和弦似乎是在刻画汽车的喇叭声,让人联想到现代都市的熙攘景象。 创作《G 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同时,拉威尔还接受了钢琴家 Paul Wittgenstein 的另一项委约,完成了《左手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都在 1932 年 1 月首演,相隔不到两周。拉威尔本想亲自演奏《G 大调钢琴协奏曲》,但是不佳的身体状况让他没能如愿。最终,首演的钢琴独奏由获得题献的 Marguerite Long 担纲,拉威尔亲自坐镇指挥,Orchestre Lamoureux 协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