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葛瑞茲基

簡介

亨利.葛瑞茲基 (Henryk Mikołaj Górecki) 以一首《悲歌交響曲》標誌了他的崛起,但在創作完成數十年後,這部作品才受到各界廣泛讚譽。這位作曲家於 1933 年出生在波蘭西南部,自小就沉浸在祖國波蘭和巴黎的前衛音樂之中,隨後透過各種不同的實驗,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他於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創作的曲目囊括新古典主義、前衛激進的無調性音樂,以及融入民謠旋律的作品。他的《第 3 號交響曲》(《悲歌交響曲》) 於 1977 年首演,此時葛瑞茲基的風格已經臻於完熟,以中世紀風格的輓歌調式為基礎,同時融入他本身的天主教信仰和反權威主義政治傾向。這部交響曲是為女高音和管弦樂團所譜寫,不過,在 1992 年由歌劇名伶 Dawn Upshaw 主唱的專輯發行前,該交響曲一直相對少有人知。這張專輯銷量超過一百萬張,葛瑞茲基的知名度因此水漲船高,但他的其他作品沒有一首能達到《第 3 號交響曲》如此高的知名度。這首交響曲與他的後續作品,如 1981 年時受單音聖歌影響譜成的合唱曲《Miserere》等,讓葛瑞茲基被歸類為「神聖簡約主義」作曲家,例如阿沃 · 帕特 (Arvo Pärt) 和 John Tavener 等 20 世紀後期神秘主義聖樂作曲家,都屬於此音樂流派。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