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Op. 61
艾爾加在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大獲成功之後,於 1909 年到 1910 年間寫了《小提琴協奏曲》;不過,早在他完成《第一號交響曲》之前,偉大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就曾在 1905 年宣告艾爾加是「世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並且公開表示希望他能「替小提琴寫點東西」。《第一號交響曲》的成功為艾爾加帶來勇氣,進而創作一首既不落俗套、又能表達內心世界的協奏曲。獻給克萊斯勒的樂譜還刻有西班牙文的引言「Aquí está encerrada el alma de .....」 (此處供奉著⋯⋯的靈魂 )。這首協奏曲所記念的靈魂是誰,向來有很多猜測,就作品溫柔而且傾訴的聲調來看,很有可能是艾爾加所愛的女人,而且不一定是他的妻子 (她其實知悉此事,儘管表面上也是容忍 )。在完全沒有任何導奏的情況下,管弦樂團馬上引入主題;而在長段的管弦樂段落之後,小提琴似乎針對導奏,做了一個看似結尾的回應。但是作曲家彷彿無法控制自己,協奏曲繼續進行,時而陷入沉思的情緒,而在慢板樂章「行板」,則變為帶有傾訴、溫柔的特質。終曲樂章的開頭疾風迅雷,讓人想起另一部由德沃札克創作的浪漫主義晚期作品:同樣是記念摯愛繆斯的《大提琴協奏曲》。艾爾加的終曲樂章和德弗札克一樣,回望前面的樂章;最後,則由小提琴家在管弦樂輕柔伴奏下帶來一段音樂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