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旅

D911,Op. 89

雖然舒伯特晚年的創作重點大多放在室內樂與鋼琴作品上,但是其在此時期創作的聯篇歌曲《冬之旅》卻是他將歌曲作品的天生樂感,與大篇幅創作的思維融為一體的巔峰之作。《冬之旅》的文本為德國詩人威廉·米勒 (1794-1827) 創作的詩歌,舒伯特於 1827 年 2 月創作了第一部分的 12 首歌曲,隨後又在同年 10 月創作了第二部分 12 首歌曲。舒伯特以米勒詩歌中的敘事軌跡發展出一套長達 70 分鐘的聯篇歌曲,並透過歌曲之間的巧妙的曲調安排將整個故事串連在了一起。《冬之旅》中充滿了憂鬱與內在自我獨白,雖然存在主義的議題一直是舒伯特歌曲中的特色之一,但是許多音樂學家更傾向於將這樣《冬之旅》的陰鬱意涵歸因於舒伯特當時身患梅毒且瀕臨死亡的處境。《冬之旅》的故事主軸為一個陌生人在旅途中經歷的各個場景,從開頭的〈Good Night〉闡述因為失去一段愛情而開始的旅程;到第 12 首〈Loneliness〉透過環境中的光景加深了孤寂感;然後在第 13 首〈The Post〉中誤以為來自家鄉的郵差會捎來愛人的信;直到最後第 24 首〈The Hurdy-Gurdy Man〉中遇到雪地上的孤獨手搖琴老人,在單調而冷漠的音樂中和主角的孤絕心境達到共鳴。《冬之旅》在 1827 年由男中音 Johann Michael Vogl 進行首演,並於次年出版,雖然舒伯特並未能夠見證《冬之旅》就因病離世,但是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還在進行《冬之旅》第二部分的的校訂工作,因此《冬之旅》可說是舒伯特生命之火的最後微光。

相關作品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