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Op. 77

布拉姆斯懷有一個多年心願,要為他的老朋友兼長期演奏搭檔約瑟夫·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創作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他在 1878 年夏天著手寫下這部作品,並在隔年元旦於萊比錫舉行首演。約瑟夫·姚阿幸本身也是一位相當知名的作曲家,布拉姆斯在創作中積極向他請教專業意見,擬定《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架構,並要求他提供第一樂章的獨奏樂段。雖然布拉姆斯的《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被公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技術上最具挑戰性的小提琴演奏作品,但與 19 世紀其他類似的作品相當不同,因為布拉姆斯避開了傳統的演奏技巧,轉而採用和交響樂更加融合的概念。所以這部作品從一個相當長的交響樂片段開始,同時也宣告了第一樂章所有重要的主題,小提琴襯著定音鼓持續的鼓聲出場時,帶來極高的戲劇張力,但是接下來和管弦樂的合作基本上仍然是平起平坐。這樣的模式持續到第二樂章,以優美的旋律展開,第一次出現時由雙簧管演奏,有響亮的木管樂器伴奏,呈現美妙而親密的樂段。「終曲」展現布拉姆斯更加外顯的情緒,匈牙利的舞步節奏則是向姚阿幸的故鄉致敬。

相關作品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