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士 · 泰利斯主題幻想曲

1910 年三合唱團音樂節期間,佛漢 · 威廉士的《湯瑪士 · 泰利斯主題幻想曲》在格洛斯特大教堂首演,並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雖說曲長僅 15 分鐘,這部作品的內在卻規模宏大,並具有強大的音樂能量,推出後很快就被公認為佛漢 · 威廉士的重大成就。《幻想曲》是為弦樂團而譜寫,由於初次演出是在大教堂之中,因此採用了適合巨型內部空間、並能發揮教堂共鳴音效的弦樂團編制。這首曲子以弦樂四重奏為主,第一弦樂合奏群伴奏,並於較遠處配置了另外一個編制較小的合奏群。這首《幻想曲》的小調主題陰騭沉鬱,是由 16 世紀英國作曲家湯瑪士 · 泰利斯為聖經〈詩篇〉第二篇的韻律詩體版本創作,佛漢 · 威廉士在編撰《英語讚美詩》(English Hymnal,1906 年出版) 時,發現了這一主題。在簡短的引子之後,先是由大提琴緩緩拉奏出主題,隨後則由完整的弦樂合奏接手。再來是一系列「幻想曲」段落,每段皆節選主題旋律或和聲的片段,以即興創作般的方式延伸發展,完美融合嚴密的結構控制與更廣泛自由的表達。曲子最後交由弦樂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完整再現主題,中提琴獨奏在旁烘托,一同邁向豐富而有空間感的結尾。

相關作品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