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華格納

簡介

1813 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的理查・華格納是最具影響力的古典作曲家之一,自幼對戲劇著迷,胸懷大志的他先後在馬德堡與里加的歌劇院擔任指揮,接著於德勒斯登任職指揮期間,上演了深沉浪漫主義風格的《漂泊的荷蘭人》(1841) 與《唐懷瑟》(1845),建立起其聲譽。1848 年完成《羅恩格林》後,他參加隔年的德勒斯登革命起義,卻因失敗而逃往瑞士。在瑞士期間,他開始創作由四部樂劇 (Music drama) 構成的歌劇巨作《尼伯龍根指環》,前兩部《萊茵黃金》(1854) 和《女武神》(1856) 完成後,華格納擱置了第三部《齊格飛》(1871),轉而以亞瑟王傳說創作了《崔斯坦與伊索德》(1859),不過其複雜新穎的半音和聲和高難度技巧,讓此劇一度難以搬演。1864 年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即位後開始資助華格納,在他的支持下《崔斯坦與伊索德》和喜歌劇 (Opera buffa)《紐倫堡名歌手》(1867) 皆得以於慕尼黑的宮廷劇院進行首演。華格納遷居巴伐利亞北部的拜羅伊特後,也在國王的資助下監造了為《尼伯龍根指環》而建的劇院,而 1874 年完成第四部《諸神黃昏》後,整齣巨作終於 1876 年首演。以中世紀聖杯傳說為靈感的《帕西法爾》完成於 1882 年,同樣在拜律特節日劇院進行首演,隔年華格納去世於威尼斯,享年 69 歲。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