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菲歐與尤麗狄絲
Wq. 30
克里斯托夫·維里巴爾德·葛路克的《奧菲歐與尤麗狄絲》(Orfeo ed Euridice) 以主角奧菲歐代表音樂的力量,此齣歌劇高雅簡潔的音樂,也反映了作曲家欲以更為淺顯易懂的直接表現手法,來改革 18 世紀早期浮誇炫技的舞台實踐。這部三幕歌劇 1762 年以義大利語首演於維也納,在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的故事中,奧菲歐的美妙歌聲打動了神祇,允許他將亡妻尤麗狄絲從冥界帶回人間,不過在回到人間之前他不能回頭看她,在最後一刻他卻忍不住回頭了,而尤麗狄絲再度死去。悲痛不已的奧菲歐欲尋死之際,眾神感念他的深情與悲痛,最終仍復活了尤麗狄絲。主角奧菲歐原本是寫給閹人歌者來演唱,而 1774 年此劇於巴黎表演時改為由高男高音演唱,現今則由次女高音反串或假聲男高音演出。第三幕奧菲歐的詠嘆調〈Che farò senza Euridice〉是輓歌中的經典之作、其與第一幕的詠嘆調〈Chiamo il mio ben così〉和第二幕的小詠嘆調〈Che poro ciel〉都是衡量歌手技藝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