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调第九交响曲
D 944 · 伟大
尽管舒伯特在 1826 年便已完成了他的《第 9 号交响曲》,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这部伟大的作品并未获得公开演出的机会。当时它被认为在技术上过于复杂、无法完成,其 55 分钟的超长篇幅也令所有的演奏者和观众咋舌。直到十多年后,事情才有了转机。1838 年,罗伯特·舒曼访问维也纳时,作曲家的哥哥 Ferdinand Schubert 向他展示了交响曲的手稿。舒曼为音乐之精湛深深打动,随后又将乐谱介绍给了大力支持演出新作品的门德尔松。1839 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的布商大厦礼堂中指挥了这部交响曲迟到的首演。不过,即使如此,莱比锡的首演也只演出了删节版。 首演后不久,《第 9 号交响曲》就拥有了“大 C 大调”(Great C major)的昵称,以区别于舒伯特早期同为 C 大调的《第 6 号交响曲,D. 589》——后者因此顺势成为了“小 C 大调”(Little C major)。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并非正式的副标题,反而仿佛无心插柳,以其“伟大”(Great)之意,成为了对于交响曲史诗般规模与突破性音乐的恰当赞美。 《第 9 号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序幕,由一段安静的引子拉开。两支圆号置身于庞大的乐队和开阔的声场之中,用从容的演奏建立起了恢弘的空间感和规模感。乐章的主要部分——“不太快的快板”结束之后,依次是 A 小调的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和激动人心的《谐谑曲》。终曲乐章《热情的快板》似有无穷的动力,是全曲的高潮所在。在这般“全程高能”的背后,是作为基石的弦乐从头至尾的高强度演奏——正是它为这部作品带来了“无法演奏”的“名声”。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令乐团头疼的经典片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