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Op. 21

貝多芬的交響曲是廣為人知的作品,而在這些交響曲中,《第一號交響曲》雖不是最著名的一首,但卻是他交響曲創作生涯的濫觴。1800 年,年近 30 的貝多芬已經以鋼琴演奏家與室內樂作曲家的身份在維也納為人所知。而在此時他創作了《第一號交響曲》,以更具革命性的旋風席捲而來,這點從弦樂撥弦與木管聲響奏出第一個和弦就完全體現。雖然在這之前已經有莫札特到海頓等樂壇巨匠的交響曲傑作,但是貝多芬不僅承襲了這些偉大前輩的精神,更在經典之中力求創新,例如開場的不協和和弦,顛覆了 C 大調的穩定性,然後在一系列巧妙的和聲轉變之後才引入主題。藉由緩慢的導奏逐漸進入有活力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在海頓的典型能量感與莫札特的古典意象之中,加入了貝多芬獨特的活力與熱情。第二樂章的行板 (Andante) 也不是全然的柔和緩慢,從悠揚的小提琴旋律發展成為生動活潑的篇章。第三樂章標題雖是小步舞曲 (Menuetto),但是風格上卻更接近詼諧曲,充滿了活力與歡快感,即便是其中比較平靜的中間段落 (Trio) 也仍待著愉悅的田園聲響。最後的第四樂章,在一聲齊奏之後由開始了小提琴上昇音型並逐漸疊加,並且藉由上行音階開啟歡騰的快板 (這也是貝多芬新嘗試的一種試探手法),緩解了前三個樂章所累積的緊繃能量。雖然貝多芬對於古典音樂的革新潮流要兩三年後方才興盛,但是他《第一號交響曲》卻已經大聲宣告,自 19 世紀開始,交響曲將會成為與過往截然不同的一頭猛獸。

相關作品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