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调第 15 弦乐四重奏

Op.  132 · 海立根感恩颂

作品编号为 Op. 132 的这首弦乐四重奏,实际上创作于编号更小的 Op. 131 之前。不过,到了 1825 年前后,所谓“时钟上的时间”,在贝多芬的世界里已经几乎失去了意义。对于他的晚期弦乐四重奏来说,任何叙事都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有每一曲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在整体形式还是色彩细节上,这部 A 小调的弦乐四重奏都与同为小调的 Op. 131 存在许多不同。在 Op. 132 中,只有最后两个乐章之间谈得上存在某种联系,全曲五个乐章则情绪对比非常明显,共同组成了一趟精神的旅行。一段低沉而质朴的缓慢引子,为音乐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神秘的快板》从中跃然而出,带有些许紧张的气氛。紧随其后的是一段最初看起来轻松的音乐,介于回旋曲(Scherzo)和小步舞曲(Minuet)两种经典形式之间。四重奏的中心是那段巨大的慢板,贝多芬本人将其称作是“一首康复中病人对上帝的感恩之歌”。它的开头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经文歌有些相像,随后音乐逐渐攀升、直至狂喜的高度——贝多芬似乎在此预先瞥见了某些 20 世纪的创新。第四乐章的小进行曲本就有些令人困惑,而当它被宣叙调式的小提琴打断时,痛苦而纠结的终曲随之到来。贝多芬曾经想过要将其中的悲剧性主题用作《第 9 号交响曲》的终曲。这会是另一个版本的《欢乐颂》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它恐怕就没有那么坚定的乐观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