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K. 299,KV299,K. 297c,KV297c
在 1778 年初,22 岁的莫扎特正旅居巴黎,寻找有利可图的音乐机会。莫扎特在此结识了当时著名的长笛演奏家济尼公爵,而莫扎特的工作则是教授公爵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位竖琴演奏家)作曲。济尼公爵委托莫扎特写作一部《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以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的婚礼上共同演奏,表达父女情深之情。不幸的是公爵出尔反尔,莫扎特在作曲完成之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报酬。 作为一部庆典用曲,莫扎特天才般的创造力让《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的音乐形象兼具典雅与生动,也同时让沉寂多时的竖琴得到展现风采的机会。协奏曲的开篇便展现了作曲家最为阳光的一面,其中长笛的外向亲和力被竖琴稍显端庄的音色有所中和。第二乐章虽然短小,有着若隐若现的小调旋律,但并没有扰乱整体文雅、幸福的氛围;这一乐章温和而抒情,长笛心满意足地引领了旋律,而竖琴则在旁作注。在欢快又极具技巧性的末乐章,两位独奏家活泼且充满舞动感的旋律非常引人瞩目,在长笛与竖琴交织的旋律中,音乐向着令人倍感欢愉的结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