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士・泰利斯

簡介

湯瑪斯.泰利斯 (Thomas Tallis) 漫長的一生中,他見證了宗教改革的重要里程;而在其作曲的生涯裡,泰利斯巧妙地以作曲家和皇家樂僕的身分低調避險。在泰利斯童年時期,英格蘭被視為羅馬天主教的重心,是有修道院、神龕還有朝聖中心的神聖之地。他大約出生於 1505 年,在 1530 年代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擔任管風琴師,受僱於肯特郡和沃爾瑟姆修道院的教區;不過,在亨利八世和羅馬教會決裂之後,這些機構很快就被廢除。他最早的作品,包括宏偉的啟應聖歌《Salve intemerata》還有絕美的經文歌《Sancte Deus》,都起源於中世紀晚期英國的宗教音樂,延續了令人敬畏的傳統。他在 1540 年代初加入皇家禮拜堂,有可能是受到坎特伯里大主教湯瑪斯·克蘭默的推薦,後來持續為四位君主服務超過 40 年。泰利斯擱置了自己的個人信仰 (很可能是天主教),配合簡樸的宗教儀式,為愛德華六世屬於新教的聖公會教堂創作了第一批、也是最傑出的作品。他熱烈歡迎瑪麗·都鐸王后帶領天主教回歸,為她創作了彌撒《Puer natus est nobis》,可能是在 1554 年的將臨節主日首次演出,當時女王和她的丈夫、也就是未來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都在場;但後來,他也因應伊莉莎白一世英國國教的音樂需求,改編了這部作品。泰利斯的 40 部經文歌《Spem in alium》創作於 1570 年左右,超越了義大利貴族 Alessandro Striggio 同類型的作品,成為英國的驕傲。在他 1585 年去世之前,泰利斯為伊莉莎白的私人祈禱寫了許多拉丁的經文歌,像是《O nata lux de lumine》還有《Salvator mundi》,同時也為女王改革後的教會全新的正式儀程,寫下許多激勵人心的詩篇音樂還有英語聖歌。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