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RV269,Op. 8/1 · 春、选自四季
“鸟儿欢快鸣啭,热情迎接春天。”维瓦尔第《四季》的第一首协奏曲在这样的诗句中拉开帷幕。这首十四行诗可能出自作曲家本人之手,它不仅为乐迷解释了乐曲,也为演奏者提供了指导——后者必须用乐器模仿鸟鸣和犬吠等自然之音。与《四季》的其他三部协奏曲一样,《春》也采取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由一系列充满画面感的片段构成。开篇《快板》的热情节奏很快便被鸟鸣打断,啁啾的断奏音符、轻柔的颤音和跑句活泼地争鸣。接下来,小提琴独奏描绘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然而乌云很快散去,欢快的舞蹈继续。《广板》中微风低吟、轻抚牧草,牧羊人在小提琴独奏的摇篮曲中酣睡,牧羊犬则保持警惕,中提琴不时响起嘶哑的吠叫。接下来的《田园风格的快板》里,低音弦乐声部模拟出风笛的嗡嗡声,伴随着小提琴独奏与合奏演绎的《仙女和牧童》翩翩起舞,与协奏曲《秋》中农民沉重的脚步截然不同。 关于《四季》 从不期而至的春季雷暴到慵懒酷热的夏日,从秋天的丰收歌舞到冬日凛冽的寒风,维瓦尔第的《四季》用音乐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一组四部小提琴协奏曲于 1725 年出版,是大型作品集《和声与创意的实践》的前几部作品,但它们一向被人另眼相看:这是抽象音乐时代的具象作品,是远在电影诞生前就已出现的电影配乐。尽管在当时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但 200 多年之后,这些音乐诗画终于得到应有的承认,成为了永载音乐史册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