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E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S. 124 · Triangle
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酝酿了很长时间。作品的初稿早在 1835 年便已完成,又在 1839 年经过了部分修改,但李斯特仍不满意,认为尚未达到可以公开演奏的标准。到了 19 世纪 50 年代,他重新开始创作这首协奏曲,最终于 1855 年完成了首演;再次经过进一步修改过后,作品于 1857 年定稿出版。 《第一钢琴协奏曲》中既有李斯特青春年少的音乐火花,更有丰富的作曲技巧和经验蕴含其中。这也意味着,它注定会是钢琴家的技艺展示,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和热情洋溢的诗意(而且简洁明了,全曲不到 20 分钟);但又充满了结构的新颖性和表现力的创新性。这部作品的调性是降 E 大调,与贝多芬的《“皇帝”钢琴协奏曲》 相同——这显然是受到了贝多芬的影响。乐曲的结构紧密而周全,可以分为四个乐章或小段落;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各个段落之间以主题作为纽带,后三个乐章演奏时几乎没有间断,共同组成一首如同交响诗般的整体。 协奏曲开头气势恢宏的“庄严的快板”,引出了 B 大调(与《“皇帝”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调性相同)上近似歌剧的“颇似慢板”,其中包括类似宣叙调的段落。随后直接与谐谑曲般的“稍快板”无缝衔接起来,其中李斯特大胆地让三角铁成为了音乐的焦点——当时三角铁只会在轻音乐中使用,李斯特此举无疑是独具匠心的手法。急促的进行曲为终曲乐章画上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