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B 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
D 960
1828 年春天,当 31 岁的弗朗茨·舒伯特开始创作人生中最后的三首钢琴奏鸣曲(第 19 至 21 号)时,他显然已经拥有了生活的一切。当年 3 月 26 日,一场纯演奏舒伯特作品的音乐会在维也纳举行,且空前成功,这让他不仅能够还清贷款,还可以为自己添置一架新的钢琴。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太晚了。10 月 26 日,舒伯特在三部奏鸣曲的手稿上完稿署名,并在第二天的社交聚会上演奏了它们。11 月 19 日,他因病逝世。 《第 21 号钢琴奏鸣曲,D. 960》(1828)作为舒伯特的最后一部奏鸣曲作品,堪称是一部作曲家为自己而谱写的《安魂曲》。在它朴素的句子和旋律中有一种深藏的永恒性,一如舒伯特苦乐参半的人生轨迹。全曲以一个宁静从容的主体旋律开篇,但这个旋律很快便被低音区不甚友好的颤音两次打断,好像有不安的暗流在水面之下涌动。以“A-B-A”曲式写成的第二乐章《绵延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同样充满了矛盾——温柔的绝望与梦幻般的冥想交替出现,音乐的表情全然有赖于钢琴家的触键。谐谑曲(Scherzo)乐章忽然变了一个色调,指尖在琴键上快速的跑动,似乎将人带到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终曲起始处的同音动机在整个乐章里多次出现,为音乐带来了一种呼吸感;最后的尾声则出人预料地激烈,好像是在宣示作曲家面对命运的自信——他决心以乐观的精神来迎接死亡。也是在这一刻,舒伯特在音乐中完成了他的“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