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小调第二交响曲

复活

没人能否认马勒的音乐极具雄心。他的《第二交响曲》(1888-94,又名《复活》)为编制庞大的合唱与管弦乐而作,始于对死亡的描述(马勒在这里写下了极为阴郁的葬礼进行曲),结尾则在众赞歌中歌颂复活与永恒的生命。《第二交响曲》在两者之间展开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旅程,探索恐惧、爱、关乎生存的梦魇,描绘了审判日的壮观情景,最终在排山倒海的赞颂中结束。马勒受到贝多芬和瓦格纳的影响,使用抽象的作为长主题发展,创作出的音乐不但讲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更引导我们从中得出哲学的结论。但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马勒曾经坚称,对于合唱众赞歌“复活”的宗教象征意义,不应做出字面上的解读:它发出的是“此事此地”的信息,也就是鼓励人们好好生活。然而,在最后恢弘的高潮处,聆听众人热情高唱“to God, to God”(到上帝那里去),不禁让人感觉,这才是马勒的真实想法。不过,这些思考还是留到演出结束之后吧:音乐进行时,我们无法不让自己在那热情澎湃的叙述和丰富动人的想象里深深陶醉。

相关作品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