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受难曲
BWV245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如同一体两面,前者更为抒情精致,后者则极具戏剧张力,令人动容。在 1724 年到 1749 年之间,巴赫为多次演出创作和改写了 4 个不同版本的《约翰受难曲》。其中最为激进的一次改编是 1725 年的第二次演出,他改写了开场和结尾的合唱,并添加了 3 段全新的咏叹调。在巴赫的精心布置下,《受难曲》呈现出多个相互关联的层次。首先是叙述:耶稣的被捕、审判、十字架上的受难和葬礼。叙述的唱词来自《约翰福音》,由饰演布道者的男高音、有名有姓的角色(如耶稣等)和代表犹太人的合唱团演唱。与之紧密相连的一个层次是 8 段咏叹调(1724 年版),包括专门创作的诗意唱词,引发对圣经故事的思索。这个层次扩展开来,又容纳了合唱团带来的另一个层次:巴赫时期的传统众赞歌,其唱词通过熟悉的方式具体描述出剧情的每一个阶段。除了这三个表达性的层次,《约翰受难曲》还在两条不同的时间线上展开:一个是圣经上记载的事件,另一个则是演出的当下。对于这些历史性事件的反应(通过咏叹调表达)是现代的——今时今日听来,仍然和巴赫时期一样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