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菲利普・艾曼紐・巴哈

簡介

摒除早夭的孩子,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C. P. E. Bach) 是巴哈的次子。他在德國北部度過了一生,但其影響所及卻不只如此。他生於 1714 年,橫跨巴洛克晚期和古典時期的鼎盛時期;不過他一心追求自己的道路,創作的音樂除了有強烈的抒情段落,還會交替出現天馬行空到有點古怪的效果。他為腓特烈大帝服務了 30 年,雖然這位吹長笛的國王更喜歡 Johann Joachim Quantz 比較傳統、易懂的音樂;後來他接替他的教父泰勒曼,在漢堡當了 20 年的宮廷樂長。在 1788 年去世之前,他創作了一系列精心打造的合唱音樂和活力十足的交響樂。但在他極為個人化的鋼琴作品當中,最能聽見他所發展出來 Empfindsamer Stil (感傷風格) 的情緒張力,對後來的幾代作曲家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為海頓帶頭的《Sturm und Drang》 (狂飆突進運動) 、莫札特晚期色彩豐富的音樂,甚至是貝多芬超技的鍵盤風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