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调第六交响曲
WAB106 · 哲学
多年来,布鲁克纳的《第六交响曲》是他所有交响曲中最被忽视的一部。它无疑是布鲁克纳最神秘的一部交响曲,也是唯一没有被这位非常喜爱修改作品的作曲家再度修改的交响曲。对一些人而言,《第六交响曲》的结尾尤其令人感到迷惑——不同于其他交响曲大多以包罗万象的笃定作为结尾,《第六交响曲》的终止好似戛然而止的疑问。这或许反映出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心境。1877 年,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首演惨败,令作曲家备受羞辱(彼时《第四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还仍未上演),此后过了两年他才开始创作《第六交响曲》。布鲁克纳在他的第二故乡维也纳遭受冷眼和嘲讽,又因一直找不到伴侣而感到孤独沮丧,这使得他开始充分怀疑自己视为「神圣使命」的作曲一事。第一乐章起初似乎试图给人带来光明的感觉,用活泼的舞蹈节奏代替了通常神秘的弦乐震音;但阴影很快笼罩下来,接下来的第二乐章“Adagio”充满了惆怅和失意,至少在细腻的尾声之前是如此。鬼魅的“Scherzo”充满了马勒式的阴森,并由此引出布鲁克纳最令人困惑的停顿式终曲之一。可以说,乐曲到最后一刻才彰显了布鲁克纳的宗教信仰,但颠覆性的质疑元素也一直持续到最后。然而不带任何成见地聆听,《第六交响曲》异常优美的主题加上富有想象力的配器,本身就讲述了一个动人且引人入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