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大调八重奏
D803,Op. posth166
舒伯特的《八重奏》(Octet)是他成熟时期最阳光、最无忧无虑的作品之一。这部温暖欢快而“大体量”的作品创作于 1824 年春天,时长约一个小时,与舒伯特同时期创作的两首弦乐四重奏——A 小调的《罗莎蒙德》(Rosamunde)和 D 小调的《死神与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的痛苦和悲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八重奏》由一位身为业余单簧管演奏家的皇室伯爵委托创作,他希望这部作品能成为贝多芬 1800 年的《七重奏》(Septet)的姊妹篇。舒伯特借鉴《七重奏》六个乐章的布局,在单簧管、圆号、巴松和弦乐(包含低音提琴)配器基础上,只加入第二小提琴。除此以外,同《七重奏》一样,第一乐章和末乐章都有很缓慢的引子——后者是《八重奏》宁静的图景被不安的气氛所笼罩的唯一时刻。在欢快的第一乐章“快板”(Allegro)和优雅抒情的第二乐章“柔板”(Adagio)中,单簧管和小提琴有许多旋律素材都是相同的。第三乐章是独具维也纳风格的“谐谑曲”(Scherzo),第五乐章是更庄严的“小步舞曲”(Menuetto);在这两个舞蹈乐章中间是一组变奏曲,它改编自舒伯特 1815 年折戟沉沙的歌剧中的一首爱情二重唱——《萨拉曼卡城的友人》(Die Freunde von Salamanka),每个乐器轮流成为主角。末乐章的引子充满戏剧性,其中有贝多芬《第 7 号交响曲》三重奏的影子,阴沉的气氛再次出现,但这也只是暂时打断了轻快的“快板”,很快就迎来了热情洋溢的结尾。